数字总结助记忆 学习本课时可以用数字总结法记忆繁杂、难记的知识点。 “一个”标志: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个”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三个”时间和事件: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行、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八个”决议:一个文件——《共同纲领》,一个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情境一——品读故事,了解国旗 1949年7月,上海某公司职员曾联松,从《人民日报》等报刊中看到征求国旗图案的通知。“国旗征集条例”有四点要求:一要有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文化等;二要有政权特征,体现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三要庄严简洁,长方形,长宽比例为3∶2;四要以红色为主。曾联松反复阅读、认真思索,想到了一句话:“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救星共产党!”于是,国旗图案出
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参考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平 新中国 政治协商 开国大典 新纪元 西藏和平解放:1951 祖国大陆 ◀ 解难释疑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
◀ 课标导览 ▶ 知道抗美援朝,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 ◀ 自主学习 ▶ 原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 时间:______________年10月—1953年7月。 目的:抗美援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经过:1950年10月,以________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
◀ 课标导览 ▶ 了解“一五”计划;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 解难释疑 ▶ 1.我国“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工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 (2)外部环境:新中国成立后,面临帝国主义的孤立、包围和威胁,需要发展重工业以加
◀ 课标导览 ▶ 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解难释疑 ▶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从革命性质来看:三大改造前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后,才基本完成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2)从经济基础来看:三大改造后,我国国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居于绝
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 解难释疑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社会因素:粉碎了“四人帮”,中国在徘徊中即将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思想因素:“文革”结束后部分领导人依旧执行“左”倾路线,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在1978年进行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
◀ 课标导览 ▶ 了解经济特区建设、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事,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 解难释疑 ▶ 1.党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的原因 (1)这些地区比邻香港、澳门、台湾,处于祖国大陆连接世界市场的前沿地带,这种地理优势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2)这些地区有出海
◀ 课标导览 ▶ 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参考答案】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南方谈话 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 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 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共二十大:第二个 ◀ 解难释疑 ▶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
1. 1949年9月,《人民日报》记者李庄报道一次重要会议时写道:“怎样把我们伟大祖国的性质、精神在国旗上恰当地表现出来,是全国人民和政协代表热切关心的问题之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 A. 创建新中国 B. 实现祖国统一 C. 恢复国民经济 D. 和平解放西藏 2. 第一届全国政协600多名代表讨论《共同纲领(草案)》时,很少没有发言的,
1. 结合下表,为解决重工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 )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右图是“一五”计划期间各部门投资比例示意图。这表明我国当时( ) A. 各行业建设投资均衡 B.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 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 3. 每一座桥梁都是历史无声的见证者。下列桥梁见证
1.邓小平在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下列属于与深圳同批开放,也可佐证此结论的城市是( ) A.厦门 B.上海 C.福州 D.武汉 2.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开放国兴,闭关国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积极拥抱世界、学习世界、融入世界。“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指( )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开辟沿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形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十五日以下拘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所保护的对象是( ) A. 《英雄交响曲》 B. 《义勇军进行曲》 C. 《歌唱祖国》 D. 《黄河大合唱》 2. 下图“?”处
1. (2024·江苏扬州)1949年10月,《人民日报》报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报道( ) A. 宣告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 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 C. 宣布世界和平得以实现 D. 表明了土地改革已经全部完成 2. (2024·山东潍坊)胶济铁路曾先后被德国和日本攫取,直到1949年才真正回到中国人民的怀抱。
当你唱起国歌时,是否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你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唱国歌,什么时候不应该唱国歌吗? 国歌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国歌法对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礼仪规范等作出规定,同时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唱国歌、爱国歌。法律还对侮辱国歌等行为作出处罚规定。这有助于规范国歌的奏唱、使用等行为,进一步捍卫国歌的尊严,促使人们更加珍视对于
材料一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包括:序言、总纲、政协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共七章六十条,纲领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任务及各方面的总方针、政策和原则,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徽和国歌。2011年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十六册。 【历史解释】根据材料,分析《共同纲领》为什么能成为新
热点追踪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一曲铿锵战歌,在朝鲜战场和神州大地上广泛传唱,传诵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彪炳千秋的历史功勋。 2024年10月25日,是第74个抗美援朝战争纪念日,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追忆峥嵘历史,致敬最可爱的人! 【知识链接】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10月25日晚,志愿
英雄连长杨根思 杨根思,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三连连长。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敌军战斗中,奉命坚守1071.1高地,负责切断美军南逃的退路。全连接连击退敌军八次进攻,当敌人再次涌上来时,已负伤的杨根思投光手榴弹并打出最后一颗子弹,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实现了“人在阵地在”的铮铮誓言,壮烈牺牲时年仅28岁。 长津湖的“冰雕连” 长津湖战役,是世界军事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
比较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
1.(2024·广东)以下展示的是《漫画》杂志第八期部分作品的名称。这反映的是( ) A.重庆谈判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抗美援朝 2.(2024·福建)魏巍在《火线春节夜》中写道:“有人指着自己的一缸子白雪,几片肉,一块朝鲜打糕,还有早晨剩下的米饭说:‘你看,这还不是好几个菜吗!这年过得蛮不坏哩!’”这体现了志愿军的( ) A.严明纪律观念
【图片说明】 图片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安东(今丹东)、临江和辑安入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连续发起了三次攻势,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击退至北纬38°线附近地区,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问题设计】 1.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了哪条河流入朝
【热点追踪】 2024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 【知识链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领导人民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大力推动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为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创造了条件。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会议通过《中
1. (2024·江苏徐州)1953年,中共中央发出“全国支援鞍钢”的号召,国内有55个城市、199个企业从人力、物资、设备等方面支援鞍钢,《人民日报》也连续三天分别介绍鞍钢“三大工程”。这表明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社会主义改造 D. 民主政治的建设 2. (2024·湖北武汉)“当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试车成功,当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飞过天
1. 基本任务:“一个集中两个相应” “一个集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两个相应”: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 意义:“开始”“迈进” “开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迈进”: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 成就:“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二铁是指两条铁路,宝成铁路和鹰厦铁路,三公是指川藏、青藏、新藏三条公路
材料一 经过五年经济建设,不仅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1.5%提高到1957年的56.5%,而且工业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有明显提高。1957年我国的钢材自给率达到86%,机械设备自给率达60%以上。 ——摘编自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小丛书: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史料实证】请用具体史实论证材料中的工业化建设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重工业
【土地改革分土地】 王国藩,河北省遵化市西铺村农民,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新中国的诞生使他翻身解放,笑逐颜开。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动员起来,丈量田地,分牲畜、农具,欣喜若狂地在田间地头竖起属于自己的地界碑——做了无数年的土地梦终于实现了! 任务1 土地改革后,王国藩等农民得到了什么? 农民得到了土地等生产资料,成为土地的主人。 【努力生产遇问题】 王国藩生产时的干劲分
【图片说明】 图1反映的是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分到了土地,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为此,国家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图片反映的就是当时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情景,他们面带笑容,足见当时人们的热情。 图2反映的是对手工业的社会主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安阳林州市,蜿蜒的渠水缠绕在太行山绝壁,宛如一座绵延起伏的“水长城”。“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 一曲旧民谣,勾勒出林州历史上干旱缺水的悲惨图景。受气候、地理、地形和地质条件影响,林州素有“十年九旱”之称。1960年,为了改变千百年来缺水的天然困境,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在环境极其恶劣、条件十分欠缺的情况下,凭借一锤一钎一双手,削平山头
导图整合表格归纳
材料一 “这样一场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没有造成破坏和动乱,价值20多亿元的生产资料几乎没有损失。……资本家在实践中受到教育、改造。” 【历史解释】材料中的“社会变革”指什么?这一“社会变革”为什么“没有造成破坏和动乱”? 史实: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方式是公私合营,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所以,没有造成破坏和动乱。
1. (2024·山东德州)下面是某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其中①处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可概括为( ) A. 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B. 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C. 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D. 崭新篇章,民族复兴 2. (2024·江苏盐城)下图是1956年发行的宣传画,其标语为“农村妇女们,积极参加农业劳动,争取合作社的农产丰收”。据此推断,当时(
侯永禄是陕西省合阳县路井镇路一村五组的一位普通农民。从1940年起,他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2004年3月。日记记录着家长里短、政策变化,特别是土地制度每一次变化带给农民的深刻记忆。 【废除地主剥削制度,土地归农民所有】 日记一 “土改时,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腰杆子一下子硬起来了,走起路来抬头挺胸,扬眉吐气,真是心情舒畅,干劲冲天。” 任务1 看了
小岗村是淮河岸边的一个普通村庄。1955年成立互助组时,因地处岗地,起名“小岗互助组”,小岗由此得名。1978年前的小岗村,是远近闻名的“三靠村”,吃粮靠供应,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当时的小岗是梨园公社严岗大队的一个生产队。“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锅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正月出门去逃荒。”这句当年小岗人讨饭所唱的凤阳花鼓词,真实反映了那时的生活状况。 1976年的小岗,每人每天只有6两多的口
1.(2024·江苏扬州)右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次党的会议周年纪念封(局部)。该会议( ) A. 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B. 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 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D. 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 (2024·山东德州)1950年以来,我国农村先后经历了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政策调整。这些改革和调整从根本上是为了(
材料一 中国人民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它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史料实证】请用具体史实论证材料观点的正确性。 思想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上:
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思维方式就是要学会从宏观、整体、全局的高度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形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综合认识。在历史学习中可运用(图示)归纳法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建立起立体的知识结构,便于理解。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三新” (1)新道路: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2)新时期: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热点追踪】 2024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3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短短20余年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增长了11倍多,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近30%。我国同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国际经贸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和主动接轨者,逐步成长为重要参与者。事实表明,我国加入
1984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庆祝活动中,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在经过天安门城楼时举出一幅“小平您好!”的横幅。画面瞬间被新闻摄影记者牢牢地定格,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珍贵的记忆。 “小平您好!”这句话感情真挚,就像是对亲朋,对自己最热爱、最熟悉的家人的问候,真真实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对邓小平同志的由衷祝愿和朴素、深厚的爱戴之情。“小平您好!”,亲切地表达了对邓小平同志的敬意,
【图片说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图片为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示意图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从时空上看,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呈现渐次推进的特征,从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到1984年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到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到1990年浦东开发区建立,对外开放的地域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中西部,
1. (2024·湖北武汉)在参观展览时,小朱同学看到了一段文字:1979年,深圳蛇口工业区率先实行全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并第一次按照国际惯例引进外商和外资。这里还诞生了许多突破旧思想束缚、催人开拓奋进的新口号,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段文字反映了( ) A. 改革开放探索 B. “一国两制”实践 C. 科教兴国推进 D. “一带一路”建设 2. (2024·山西)1984年
材料一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3 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 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
深圳地处南中国海之滨,椰风海韵,细浪白沙,景色怡人,历来被视为“华夏南大门、边陲风景线”。“圳”字意指田(间)边水沟,深圳因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宋元时期,深圳一带尚为蛮荒之地,客家人最早到此拓荒。而今,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深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边陲渔村 40多年前的深圳还是个贫穷的边陲渔村,与富裕的香港隔河相望。1978年的广东宝安县农民年收入才
【热点追踪】 2024年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作为,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 【知识链接】 古老的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一带一
材料一 中共十八大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深入实施,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涉及人口约44亿。2013年以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个自贸区相继成立,在自贸区内,对外贸易变得更加自由和便利。2015年12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
1. (2024·广东)2006—2010年间,我国加大了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亿吨,推广节能灯3.6亿只以上。这些做法( ) A. 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B. 巩固了国防建设 C. 推进了全方位外交布局 D. 解决了能源问题 2. (2024·山东临沂)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
数字记忆法是一种结合学科特点宏观归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思维整合,用简单的数字达到快准牢记。这种方法揭示了事物现象或本质特征,使科学知识形象化,抽象知识具体化,零碎知识系列化,复杂问题简明化,便于我们理解、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可以整合为:“一、二、三、四”。 一个蓝图 中国梦宏伟蓝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两个奋斗目标 “两个一百年”
参观古建筑时,在你被它们的气势恢宏深深震撼之时,是否注意到有一群立在屋脊上偷窥你的“小可爱”?它们看上去“撞脸”,仔细端详却各有不同,这就是行走在屋顶上的走兽“屋脊兽”,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放置在房屋、宫殿等房脊上的雕塑作品。它们以跑兽居多,有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等。 屋脊兽一开始其实是为了保护屋脊上的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而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 课标导览 ▶ 知道土地改革,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 自主学习 时间:1950年开始,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完成。 地区:新解放区(老解放区1947年开始)。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直接原因)。 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
◀ 课标导览 ▶ 知道中共八大;了解“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与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认识这一时期取得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以王进喜、雷锋、钱学森、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事迹;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 自主学习 ▶ 随堂 练习 1. 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此次大会最主
◀ 课标导览 ▶ 了解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等史事。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 纵横联系▶ 随堂 练习 1. 新时期,中国的经济腾飞开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创新。这里的“创新”指的是( ) A. “大跃进”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分田包干到户 2. 如下表格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课标导览 ▶ 知道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通过新时代中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史事,特别是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史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及对世界的贡献;认识中国
【归纳梳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诞生:开国大典。 (3)历史意义 ①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②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