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再现了孔子在杏坛开课授徒的场景,形象地反映了孔子的教育观念。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首位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重要文献,《论语》记载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走近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思维纵横 孔子的教育理念 孔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创
两千多年前,孔子曾问弟子:人生当如何过?他最赞许的回答是曾点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每读之,总使人隐隐动容。 唯有自由是生命最好的诠释,唯有自然是生命最终的目标。为所来而来,为所去而去,随性而为,自有一番绝妙的所在。不为窠臼所束缚,真正且彻底地回归自然、回归本我。这是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也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品读1 “风
学习任务一: 课内巩固 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完成1~5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则曰 居:平日、平时 B.因之以饥馑 因:接续 C.非曰能之 能:才能 D.吾与点也 与:赞成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如会同,端章甫 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风乎舞雩 D.鼓瑟希 3
文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人对这句话进行了延伸,提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认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尊重的是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 读了以上材料,你对“己所欲,亦勿施于人”有了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